# [[红山文化]] (Hongshan Culture) ## 1. 概述 [[红山文化]] (Hongshan Culture),作为中华文明“满天星斗”中最耀眼的一颗,在[[浮空法域]]被构建为**“北境神域”**。它距今约6500-5000年,以发达的**玉器礼制**和**坛庙冢**祭祀体系著称。这里是法域宗教精神的源头,所有的玉石魔法和图腾信仰都可追溯至此。 ## 2. 历史调研 ### 2.1 发现与命名 * **[[红山]]后**:1935年首次发现于内[[蒙古]]赤峰[[红山]]后遗址。1954年正式命名。 * **分布**:辽河流域,包括辽宁西部、内[[蒙古]]东南部、河北北部。 ### 2.2 核心特征 * **唯玉为葬**:墓葬中只随葬玉器,不随葬陶器石器。玉器是通神的唯一媒介。 * **神权古国**:苏秉琦认为[[红山文化]]已达到“古国”阶段,社会分层明显,出现了专门的神职人员(巫)。 ## 3. 考古与城址结构 ### 3.1 牛河梁圣地 (Niuheliang Sanctuary) 法域完整复刻了牛河梁遗址群。 * **女神庙**:位于核心,供奉[[红山女神像]]。 * **积石冢**:环绕神庙的石堆墓。在法域中,这些石冢悬浮在空中,像卫星一样围绕主岛旋转。 * **[[祭坛]]**:三层圆环状[[祭坛]](模拟天坛),用于祭天。 ### 3.2 玉工坊 [[红山]]区域散布着古老的制玉作坊。 * **线切割**:可以看到古代[[工匠]]用砂绳缓慢切割玉石的幻影。 * **减地磨光**:一种失传的打磨技术,使玉器表面呈现出婴儿皮肤般的质感。 ## 4. 技法细节:神似美学 ### 4.1 抽象与具象 [[红山]]玉器善于捕捉生物的**神韵**。 * **C形龙**:寥寥几笔勾勒出龙的飞翔感。 * **[[玉猪龙]]**:夸张的耳朵和蜷曲的身体,表现胚胎的生命力。 * **勾云形器**:抽象的云气/鸟形,象征通天。 ### 4.2 材质崇拜 [[红山先民]]偏爱透闪石玉(岫岩玉)。 * **色彩**:黄绿、淡青、墨绿。在法域中,这些颜色对应不同的魔法属性(风、水、地)。 ## 5. 图像学分析 ### 5.1 通天媒介 玉器是沟通天人的天线。 * **玉箍形器**:中空筒状,可能作为发饰或通天筒。巫师佩戴它,为了接收天意。 ### 5.2 动物[[萨满]] [[红山]]玉器中有大量动物形象(龟、鸟、蝉、鱼)。 * **助灵**:[[萨满]]认为这些动物是协助通神的助手(Familiar Spirits)。 ## 6. 幻想元素结合 ### 6.1 结合[[天龙山幻想宗教编年史]] * **玉俑复活**:[[红山]]墓葬中的玉人(如双人首玉饰)在特定时刻会复活,成为法域的守卫者。 * **灵魂结晶**:[[红山先民]]死后不入轮回,灵魂化为一块玉石,镶嵌在积石冢上,继续守护部落。 ## 7. 参考文献 * Nelson, S. M. (1995). *The archaeology of northeast China*. * Childs-Johnson, E. (1991). *Jades of the Hongshan culture*. ## 9. 学术研究 [[红山文化]]证明了**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**。它独立于中原[[仰韶文化]]发展,建立了独特的**玉礼制(Jade Ritual System)**。这一制度后来被[[良渚]]、商周继承,成为中华礼乐文明的基石。在[[浮空法域]]中,[[红山文化]]代表了**原始神权的纯粹性**——没有文字,没有刑法,唯有玉与神。 ## 8. 知识库链接 * [[浮空法域]] * [[红山]] * [[红山女神像]] * [[玉猪龙]] * [[C 形龙]] * [[图腾祭司]] * [[崇龙尚玉]] ## 10. 学术图片索引 > 提示:以下链接指向维基共享资源(Wikimedia Commons)的学术级无水印图库。 * **红山文化 (Hongshan Culture)**: [维基共享资源:红山文化](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Category:Hongshan_culture) * **红山玉器**: [维基共享资源:红山文化玉器](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Category:Jades_of_Hongshan_culture) * **牛河梁遗址**: [维基共享资源:牛河梁](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Category:Niuhelia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