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[[天龙山]] (Tianlong Mountain): 现实地理与幻想圣境的重叠

## 1. 概述
[[天龙山]],古称方山,位于中国山西省[[太原]]市西南,是[[天龙山石窟]]的所在地。在“[[天龙山]]幻想宗教编年史”中,它是整个故事的核心舞台,被设定为连接现实世界与灵性维度的“轴心山”(Axis Mundi)。本研究将解析其现实地理特征、历史沿革,以及如何被神话化为“[[灵性森林]]”的物理载体。
## 2. 现实地理与历史
### 2.1 地理形势
* **[[晋阳]]屏障:** [[天龙山]]属于吕梁山脉分支,山势险峻,松柏葱郁,是[[古晋阳]]城([[北朝]]霸府)的天然屏障与皇家后花园。
* **石窟艺术:** 始凿于[[东魏]],兴于[[北齐]]、[[隋]][[唐]]。[[天龙山石窟]]以“[[漫山阁]]”为代表的木构建筑与精美的造像(“[[天龙山]]样”)著称,体现了世俗化、唯美化的[[佛教]]艺术风格(Siren, 1925)。
### 2.2 历史创伤
* **20世纪[[盗凿]]:** 1920年代,[[天龙山石窟]]遭到[[大规模盗凿]],大部分佛首流失海外。这一历史创伤被转化为编年史中的核心冲突——“[[永夜星都]]”对“万象灵墟”的掠夺与破坏。
## 3. 幻想元素结合:多重维度的圣山
### 3.1 空间重叠
在编年史中,[[天龙山]]存在表里两层世界:
* **表世界(The Surface):** 现实中的荒山古寺,游客与考古学家在此活动,能看到残缺的石窟。
* **里世界(The Veil):** [[灵性森林]]、圣寿法苑等七大势力所在的维度。这里佛像完整,古木参天,魔法与灵兽真实存在。两个世界通过特定的“节点”(如[[悟道井]]、[[古柏]])相连。
### 3.2 势力分布
* **山脚(The Foothills):** 人类聚落与俗世政权。
* **山腰(The Slopes):** [[灵性森林]]覆盖的区域,充满迷雾与生物屏障。
* **山顶(The Summit):** [[永夜星都]]的观星台,接近天空([[虚假星空]])。
* **地下(The Depths):** [[根系殿堂]]与[[树洞地穴]],连接着深层历史。
## 4. 参考文献
* Siren, O. (1925). *Chinese Sculpture from the Fifth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y*.
* Steinhardt, N. S. (2019). *Chinese Architecture: A History*.
* Vanderstappen, H., & Rhie, M. (1965). The Sculpture of T'ien Lung Shan: Reconstruction and Dating. *Artibus Asiae*.
## 6. 博士级学术分析:作为记忆宫殿的山岳
[[天龙山]]在故事中不仅是地理场所,更是一座巨大的“记忆宫殿”(Memory Palace)。每一座石窟、每一棵古树都承载着一段特定的历史记忆([[北齐]]的奢华、[[唐代]]的战火、[[近代]]的屈辱)。通过在山上行走,主角不仅是在穿越空间,更是在穿越时间。这种将历史地层学(Stratigraphy)转化为空间叙事的手法,赋予了奇幻故事以深沉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色。
## 5. 知识库链接
* [[灵性森林]]
* [[晋阳西山]]
* [[万象灵墟]]
* [[永夜星都]]
* [[圣寿法苑]]
* [[天龙山石窟历史编年史]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