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[[榕树王]] (King Banyan): 巨物崇拜与地方保护神的具象化
## 1. 概述
“[[榕树王]]”并非特定生物学分类,而是指各地民间对体型异常巨大、年代久远的榕树的尊称。这些巨树往往被赋予人格化神格,成为地方保护神(Genius Loci)。本研究将探讨这种巨物崇拜(Megaphyllous Worship)的心理根源,并将其设定为“[[灵性森林]]”中的半神级存在。
## 2. 民俗学调研
### 2.1 树神信仰
* **挂红祈福:** 在福建、广东等地,民众会在[[榕树王]]身上缠绕红布,焚香祭拜,祈求治病、求子或保佑出行平安。
* **禁忌:** 严禁攀爬、折枝或在树下便溺。违者被认为会遭到神灵惩罚(如生病、发疯)。这种禁忌客观上保护了古树。
### 2.2 景观地标
* **导航点:** 在茂密的森林或复杂的村落中,高耸的[[榕树王]]是天然的灯塔与地标,界定了社区的边界与归属感(Chaudhury, 1996)。
## 3. 幻想元素结合:[[天龙山]]的“森林泰坦”
### 3.1 实体化神灵
* **觉醒的古树:** 在[[天龙山]]编年史中,[[榕树王]]不再只是静止的图腾,而是活着的“森林泰坦”(Forest Titans)。它们拥有初级的自我意识,能移动巨大的支柱根进行缓慢的迁徙。
* **战争巨兽:** 在防御战中,唤醒的[[榕树王]]是恐怖的攻城单位。它们能投掷巨石,或用无数气根将敌军方阵卷上天空。
### 3.2 圣地守护者
* **灵脉节点:** 每一棵[[榕树王]]都生长在[[天龙山]]灵脉(Ley Lines)的交汇点上。它们如同巨大的生物电容,储存着庞大的魔力。若一棵[[榕树王]]倒下,周围数公里的森林都会随之枯萎。
* **树精卫队:** [[榕树王]]的树冠中栖息着精锐的“树精卫队”(Dryad Guards),它们与古树共生,誓死保卫这一灵力核心。
## 4. 参考文献
* Chaudhury, S. (1996). *Sacred Groves of India*. Indira Gandhi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Arts.
* Dean, K. (1998). *Lord of the Three in One: The Spread of a Cult in Southeast China*.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.
* Kew Science. (n.d.). *Ficus benghalensis*. 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.
## 6. 博士级学术分析:崇高感的生物学来源
对[[榕树王]]的崇拜源于康德美学中的“崇高感”(The Sublime):面对巨大、古老且充满生命力的对象时,人类感到的既恐惧又敬畏的复杂情感。[[灵性森林]]将这种情感转化为政治忠诚。在这个体系中,神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具象的、压倒性的生物现实。这种“生物神权”比基于文本的宗教更直观、更具在场感(Presence),能有效动员信徒进行殊死搏斗。
## 5. 知识库链接
* [[灵性森林]]
* [[大榕树]]
* [[森罗圣母]]
* [[古柏]]
* [[苔藓巨人]]
* [[树洞地穴]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