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[[科罗威族]] (The Korowai People): 树冠居住与垂直社会的垂直人类学 ![Korowai tree house in Papua. Source: Wikimedia Commons](https://upload.wikimedia.org/wikipedia/commons/4/4b/Tree_house_built_by_Korowai_tribe_people.jpg) ## 1. 概述 [[科罗威族]](Korowai)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的偏远雨林中,是世界上唯一仍居住在高达30-50米[[树屋]]上的部族。他们直至20世纪70年代才与外界接触,保留了极原始的狩猎采集生活方式。本研究将探讨[[科罗威族]]的[[树屋]]建筑技术、社会防御机制以及“垂直居住”对社会心理的影响,作为[[灵性森林]]“[[树屋]]聚落”的现实原型。 ## 2. 人类学与建筑调研 ### 2.1 极高[[树屋]](Treehouses) * **防御性建筑:** 科罗威人将房屋建在巨大的榕树或铁木树冠上,主要为了防御敌对部落的猎头袭击、洪水以及地面的蚊虫(避免疟疾)。 * **工程技术:** 他们使用藤条捆绑木材,利用活树作为主支撑,铺设棕榈叶屋顶。这种“高脚屋”的极端形式展示了人类对垂直空间的极限利用(Stasch, 2009)。 ### 2.2 隔离与宇宙观 * **外来者即鬼魂:** 由于长期隔绝,科罗威人曾认为白人是“laleo”(鬼魂或僵尸)。这种强烈的排外心理源于对疾病和未知的恐惧。 ## 3. 幻想元素结合:[[天龙山]]的“天空之民” ### 3.1 垂直分层社会 [[灵性森林]]借鉴[[科罗威族]]的居住模式,构建了一个垂直分层的社会结构: * **树冠层(The Canopy):** 居住着祭司与贵族(如“[[看林人]]”的高层),象征接近阳光与神性。 * **中层(The Understory):** 普通信徒与[[工匠]]的居住区,通过[[藤索桥]]连接。 * **地表层(The Forest Floor):** 被视为危险、肮脏的区域,是流放者、野兽与“腐烂”的领域。 ### 3.2 [[树屋]]防御战 * **空中堡垒:** 在与[[永夜星都]]的战争中,[[灵性森林]]的[[树屋]]不仅是居所,更是箭塔。他们切断藤梯,利用重力投掷石块或毒矛,使得地面部队难以攻克。 ## 4. 参考文献 * Stasch, R. (2009). *Society of Others: Kinship and Mourning in a West Papuan Place*.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. * Steinmetz, G. (1996). *Irian Jaya's People of the Trees*. National Geographic. ## 6. 博士级学术分析:垂直性的地缘政治 [[科罗威族]]的[[树屋]]展示了一种“垂直性的地缘政治”(Geopolitics of Verticality)。这不仅是物理高度的提升,更是权力的提升。在[[灵性森林]]中,高度直接对应着阶级与纯洁度。这种居住形态挑战了传统的水平地图学,要求我们从三维视角理解森林的防御与社会控制。对于地面的敌人而言,仰视不仅是生理动作,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压迫。 ## 5. 知识库链接 * [[灵性森林]] * [[树屋]] * [[巴布亚地区]] * [[攀爬索]] * [[藤索桥]]